小時候會看到一些未成年少女懷孕的新聞,等到慢慢步入社會,聽到了一些朋友未婚生子或是帶球結婚,總覺得懷孕、生小孩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直到我37歲的那年,去檢驗了AMH數值,才發現高齡懷孕是多麼的不容易;後來加入一些求子社團,發現了很多跟我一樣在為了懷孕打拼的人,原來求子的路上很多人相伴,其實不孤單,但也希望大家都能早日畢業!
在經歷了兩次試管的療程才理解到自己起初對於生殖這塊的知識有多麼薄弱~
懷孕需要卵巢排卵+受精→受精卵,受精卵慢慢地從輸卵管移動到子宮著床,所以女生的卵巢、輸卵管、子宮就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當然要結合成受精卵,男生的精子也需要是健康強壯的,像是精液的濃度、活動力、精蟲抗體、正常型態都很重要。
而女生一輩子的卵子庫存量是固定的,會隨著每次月經而排出一些小卵泡,一般狀況來說,長大排出來的那顆叫作是優勢卵泡,所以每次排卵的時候並不是每次只有消耗一顆;女人從初經一直到更年期,卵會慢慢的排完,這時候檢驗AMH數值(卵巢庫存量)就很重要了,像我因為AMH比較低,卵的庫存量不多的時候,只能跟時間賽跑了。
之前跟大家分享我取卵的過程,這次跟大家分享我從受精卵到第五天囊胚、PGS的過程~
《2022.01.09 》取卵手術當天→D0
這次取出了三顆卵,三顆圓圓的卵上面有個小水泡,這個水泡叫做極體,成熟的卵會出現極體
當天三顆用顯微注射,三顆都受精
《2022.01.30》 D1
這兩顆都是2BB
這一顆是2PN,是正常受精卵只是分裂比較慢
《2022.02.01》 D3
這兩顆是12B (數字是細胞的分裂數,英文母是分級)
這顆是6B
《2022.02.03》 D5
EB (早期囊胚)
2BB (2是囊胚腔的分級,第一個字母是內細胞層的分級、第二個字母是滋養層的分級)
7C 這個因為細胞分裂是單數,分裂也比較慢,自己就覺得不太妙了,但實驗室還是會持續觀察到D7
《2022.02.04 》D6
最後2BB那顆變成3BB,送PGS切片等待結果(大約要2-3周),EB跟7C宣告陣亡了
等待PGS的結果真的很煎熬,因為醫生說照我38歲的年紀,染色體異常比率大概是1/3,也就是大概取卵三次才可能會有一個正常的胚胎,就看自己的幸運值了。
《2022.02.19 》PGS結果出爐
結果是過關的,PSG可以檢驗像是染色體不成套(唐氏症、透納氏症、克林費氏症、愛德華氏症、巴陶氏症等) 、大片段之缺失(小於等於10MB)(小胖威利症、貓哭症、迪喬治症候群、天使症候群等)
回診後問醫生,醫生說因為實驗室標準較嚴格,這著床率大概有80%的成功率,關鍵在我要生幾胎,如果是有兩胎的打算,就要在進入取卵療程先把好的胚胎留下,不然兩年後怕卵又更少了。
目前的打算是有想生兩胎,就算未來不生,也先把另一顆正常胚胎先備好,畢竟時間不等人,希望我能在未來取卵三次內能找到正常的胚胎,祝福我吧!
BTW~最近聽到一些朋友想凍卵,凍卵要跟醫生討論凍的數量唷,畢竟卵子解凍的損耗跟染色體異常比率也是需要考慮的。
不管現在的你在努力什麼,都一起加油吧!